[一]、綠色食品包裝人性化內涵
1、人性化的開啟方式
(1)性
綠色包裝的開啟方式,其性是關系消費者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。
所以,要將性置于最重要的位置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會遇到精美的包裝開啟困難,不得不采取正確手段,在破壞包裝物的情況下取出商品。代表性的是20世紀50^60年代使用的金屬罐頭包裝,因開啟困難,消費者經常要拿起菜刀才能打開包裝,使用商品。
在這個過程中,消費者很容易因此受傷?,F在,市場上的金屬包裝,通過融入人性化設計要素,在包裝頂部設計有一個開啟的拉環,邊緣經過軋制的蓋子不需要任何工具就能開啟,并且沒有尖銳的邊緣,開啟說明也被詳細地印在蓋子上。此包裝在設計構思時,充分考慮到消費者在開啟金屬罐頭時的問題,從而賦予包裝人性化內涵。
不僅是金屬罐頭包裝,還有酒、飲料容器等的瓶蓋開啟方式以及人群(如兒童、盲人等)用品的包裝也需注重開啟時的性。
(2)易用性
綠色包裝設計中人性化的表達方式,就在于以有形的包裝結構與造型,以及良好的開啟方式,去反映和承載無形的“情感體驗”人性化設計就是為人考慮,與人合為一體,成為人們所想、所需的設計。
商品的綠色包裝,要注入人性化因素,就要以滿足消費者對商品包裝求方便、靈巧、舒適等為目的。這就是綠色包裝的易用性。只有方便人們操作使用、易開啟的商品包裝,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,最終打動他們的內心,購買商品。
綠色包裝設計要的考慮消費者在使用商品包裝過程中是否方便、是否靈巧便于攜帶等因素。在綠色包裝設計的原則之下,設計者要了解產品所要面對的消費人群,調查她們的生活習慣、消費方式、文化層次、心理需求以及喜歡的色彩、偏愛的造型、可以接受的價格等。以這些因素為起點,賦予商品包裝人性化內涵,是設計者應當考慮的綠色包裝設計定位。
2、引導教育性
商品包裝的引導教育性,是指在進行商品包裝設計的過程中,應充分考慮對消費者環保意識、健康小常識等內容的普及與培養。
在現代市場上,新商品的出現日新月異,消費者的選擇性也日益增強,消費行為也變得更為理智和挑剔。因此,商品的綠色包裝設計不僅要有減量化、材料害性、可回收、易降解性、整個周期的環保性等自然生態內涵,同時更應注重消費者生理和心理需求方面的人性化內涵。
社會在變化、進步,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不斷改變。綠色包裝設計要符合消費者的審美心理和審美情趣,使他們能在使用的過程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,滿足心理卜的需求。除此之外,包裝設計應考慮在其圖形、文字、色彩等因素上考慮消費者對環保理念的宣傳與推廣,增強消費者對包裝的知識積累,不斷深化并推進其對綠色包裝由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。尤其是在現代社會,生態環保理念的宣傳與普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視。作為包裝設計者,更應以此為己任,用人性化的綠色包裝作為宣傳、普及環保理念的重要工具,潛移默化地影響消費者的綠色消費。
另外,綠色包裝上除裝飾性的圖案或文字外,也可以印一些富有知識或趣味性、教育性的小故事,借助于豐富的內涵和設計來培養消費者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,使外包裝更具情感、人性化、充滿情趣性。從而使包裝集知識性、趣味性、裝飾性于一體,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。
常用的食品用塑料包裝袋材料有聚丙烯(PP)、聚乙烯(PE)等幾種。塑料食品包裝袋作為熟食、油脂類食品、蔬菜、水果等外包裝材料被廣泛使用。
[二]、食品包裝設計過度問題
包裝也可以延長食物的保質期,減少了食物的浪費,然而也造成了另一種浪費。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統計,2010年美國扔掉的34000000噸的食物占城市固體廢物近14%,而家庭包裝在城市固體廢物總量中占了三分之一之多。在美國,食品管理局(FDA)管理所有接觸食品的物質(FCSs)。
在中國,過度包裝也是可持續發展中的一個典型問題。過度包裝呈現出大量的“華”而不實的商品,過度包裝的“價值”走向極端,甚至越來越背離現實生活的本源和商品的實際功能價值,主要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:
首先是材料運用過度。在一些食品包裝中,尤其是一些具有禮品性質的食品包裝上,很多商家都采用金屬、玻璃制品、仿實木等材料來增加包裝成本,以營造豪華包裝氣派,有些包裝材料甚至是不可回收,它將對環境造成直接的影響和負擔。
其二是指包裝結構過度復雜。這體現在以下兩點:包裝的造型不規則:包裝內的產品體積很小,而包裝的體積卻遠遠大于產品的體積,或者包裝的層數超過產品所需要被保護的程度。而設計者在結構設計上增加包裝層數、增大包裝體積和設計出怪異造型的目的,是為了用大、多、新來迷惑消費者,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。而這樣的包裝設計己違背或了其包裝真實的內容物的價值,它不再是簡單地追求其基本的包裝功能,而一味地追求其商業利潤,使包裝本身分量過重造成名不副實的假象。這樣的包裝設計不僅會損害消費者利益,造成包裝材料的浪費,增加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危害。
其三是指過度裝演與添加附加物。過度裝演使印刷耗材過多、商家往往盲目采用上好的包裝原材料,增加包裝材料成本,有的在包裝盒上增加精美的工藝,吸引消費者眼球,有的甚至還在商品中附加幾倍甚至商品價值的禮品,提升商品價格.其結果都是損害消費者的利益,增加環境負擔。過度包裝已經成為了一大公害,由此帶來的浪費與污染亟待解決。